
新双峰客户端10月24日讯(通讯员 王玖华 张挺 李建杰)近日,走进石牛乡湴田村,一条条沥青路、水泥路蜿蜒穿梭,连接着家家户户。提及这变化,村民们无不竖起大拇指:“多亏了罗书记!他当年许下的承诺,真的全实现了。”

这位被村民频频称赞的“罗书记”,正是湴田村党总支书记罗立永 —— 一名2005年退役的军人。2019年12月18日,他以高票当选村党总支书记,当选当天便向全体村民立下“硬承诺”:“举全村之力、聚全村之财、凝全民之心,坚决打好公路建设攻坚战,任期内实现全村公路通组率、到户率均达 100%。”
彼时的湴田村,24个村民小组中仅18个组通了油砂路或水泥路,剩余6个组的3公里路面仍是 “晴天扬灰、雨天泥泞”,不仅制约村民出行,更阻碍村里产业发展。2020年1月,湴田村公路建设战正式打响。首道难关便是双江水库沿线的一座石头山——平均高度20米、坡长超3公里,是改直弯路、加宽路面的关键。“白天炮机‘轰’石山,晚上挖机清碎石,1台炮机、1台挖机连轴转了1年多!” 村民罗大爷回忆,仅攻克这座石山就花费360万元,最终“啃”出7米宽路基、6米宽路面,为后续硬化奠定基础。

四年建设期间,难题接踵而至:团山组8.5米高、100米长的河道石墈,需从35公里外的青树坪大理石矿运送2100多方石头,动用200多个工时、耗时40多天才建成,耗资65万元;全乡第一条沥青路、第一条229旅游路铺设时,要攻克51处最高40米的石山陡坡,砌筑12处共300米长的石墈,修建3座桥梁,还需将16公里公路统一加宽3米。
“难度、矛盾、资金压力都超乎想象。” 石牛乡党委书记谢霞光评价,罗立永始终带着军人的韧劲咬牙坚持。据统计,2020年1月至2023年12月四年间,湴田村累计投入1000多万元,建成7.4公里沥青主干道、5公里水泥硬化村组路、6公里组级水泥路,不仅实现 “公路全覆盖”(全程16公里),更让这条路成为全乡第一条沥青路、第一条229旅游路,以及全省农村“四好”公路样板路。

修路过程中,矛盾协调同样是 “重头戏”。2022年6月,一户村民因土地问题多次阻工,罗立永放弃休息,利用晚上上门沟通,前后跑了50多趟,有时一聊就到深夜,最终诚心打动了户主,矛盾纠纷迎刃而解,保障了公路建设的顺利进行。四年间,罗立永累计化解公路建设相关矛盾纠纷100多起,“白天当工地指挥员,晚上做矛盾调解员” 成了他的工作常态,就连春节、国庆等节假日,他也常守在工地或调解现场。
如今,湴田村的公路已实现“户户通”。梽木组70岁的王奶奶看着家门口6米宽的水泥路,激动地说:“我家独门独户,以前离组里500米,出门要绕远路。今年8月,罗书记只用一周就把路修到了家门口,真的感谢他!”
从2014年任村委会主任,到2019年任村党总支书记,7年来,罗立永始终践行承诺。“看到公路通到村民家门口,看到大家出行方便了,再苦再累都值。” 罗立永眼神坚定地说,“接下来,还要让这条路成为村里的‘致富路’,带领大家把日子过得更红火。”
一审:阳思
二审:王宏毅
三审:刘郁鑫
总编:刘颂阳

责编:阳思
来源:双峰县融媒体中心
下载APP
分享到